实验室环境和人体表面微生物的检测

实验室环境和人体表面微生物的检测

一、实验目的

 

  1. 1.证明实验室环境与体表存在微生物。
  2. 观察不同类群微生物的菌落形态特征。
  3. 体会无菌操作的重要性。

 

二、实验原理

 

通过培养的方法使肉眼看不见的单个菌体在固体培养基上,经过生长繁殖形成几百万个聚集在一起的肉眼可见的菌落。平板培养基含有细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当取自不同来源的样品接种于培养基上,在适宜温度下培养1~2d内每一菌体即能通过很多次细胞分裂而进行繁殖,形成一个可见的细胞群体集落,称为菌落。每一种细菌所形成的菌落都有它自己的特点,例如菌落的大小,表面干燥或湿润、隆起或扁平、粗糙或光滑,边缘整齐或不整齐,菌落透明或半透明或不透明,颜色以及质地疏松或紧密等。因此,可通过平板培养来检查环境中细菌的数量和类型。

 

三、实验材料

 

  1. 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平板
  2. 试剂:无菌水
  3. 仪器与其他:无菌试管、灭菌棉签(装在试管内)、接种环、试管架、酒精灯、记号笔、标签纸、废物缸等。

 

四、实验步骤

 

1.实验室细菌检查

(1)空气

将一个肉膏蛋白胨琼脂平板放在当时做实验的实验室,移去皿盖,使琼脂培养基表面暴露在空气中;将另一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平板放在无菌室或无人走动的其他实验室,移去皿盖。1 h后盖上两个皿盖。

(2)实验台和门的旋钮

① 用记号笔在皿底外面中央画一直线,再在此线中间处画一垂直线。

② 取棉签:左手拿装有棉签的试管,在火焰旁用右手的手掌边缘和小指、无名指夹持试管帽,将其取出,将管口很快地通过酒精灯的火焰,烧灼管口;轻轻地倾斜试管,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将棉签小心地取出。塞回试管帽,并将空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③ 弄湿棉签:左手取灭菌水试管,如上法拨出试管帽并烧灼管口,将棉签插入水中,再提出水面,在管壁上挤压一下以除去过多的水分,小心将棉签取出,烧灼管口,塞回试管帽,并将灭菌水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④ 取样:将湿棉签在实验台面或门旋钮上擦拭约2cm2的范围.

⑤ 接种:在火焰旁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或中指使平皿开启成一缝.再将棉签伸人,在琼脂表面顶端接种,即滚动一下,立即闭合皿盖。将原放棉签的空试管拨出试管帽,烧灼管口,插入用过的棉签,将试管放回试管架。

⑥ 划线:另取接种环在火焰上灭菌,进行划线,整个划线操作均要求无菌操作,即靠近火焰,而且动作要快。

 

2.人体细菌的检查

(1)手指(洗手前与洗手后)

① 分别在两个琼脂平板上标明洗手前与洗手后。

② 移去皿盖,将未洗过的手指在琼脂平板的表面,轻轻地来回划线,盖上皿盖。

③ 用肥皂和刷子,用力刷手,在流水中冲洗干净,干燥后,在另一琼脂平板表面来回移动,盖上皿盖。

(2)头发

在揭开皿盖的琼脂平板的上方,用手将头发用力摇动数次,使细菌降落到玻脂平板表面,然后盖上皿盖。

(3)咳嗽

将去皿盖的琼脂平板放在离口约6~8cm处,对着琼脂表面用力咳嗽,然后盖上皿盖。

(4)鼻腔

① 取棉签:左手拿装有棉签的试管,在火焰旁用右手的手掌边缘和小指、无名指夹持试管帽,将其取出,将管口很快地通过酒精灯的火焰,烧灼管口;轻轻地倾斜试管,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将棉签小心地取出。塞回试管帽,并将空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② 弄湿棉签:左手取灭菌水试管,如上法拨出试管帽并烧灼管口,将棉签插入水中,再提出水面,在管壁上挤压一下以除去过多的水分,小心将棉签取出,烧灼管口,塞回试管帽,并将灭菌水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③ 用湿棉签在鼻腔内滚动数次

④ 接种:在火焰旁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或中指使平皿开启成一缝.再将棉签伸人,在琼脂表面顶端接种,即滚动一下,立即闭合皿盖。将原放棉签的空试管拨出试管帽,烧灼管口,插入用过的棉签,将试管放回试管架。

⑤ 划线:另取接种环在火焰上灭菌,进行划线,整个划线操作均要求无菌操作,即靠近火焰,而且动作要快。

 

3.做好标记后,将所有的琼脂平板翻转,使皿底朝上,放37℃培养箱,培养1~2d。

 

五、实验结果

 

  1. 菌落描述

 

样品来源 菌落数

(近似值)

菌落类型 特征描写
大小  形态 干湿 高度 透明度 颜色 边缘
                   
               
               
               
               
                   
               
               
               
               

 

  1. 2.比较
样品来源 菌落数(1/4平板) 菌落类型数(近似值)
     
     
     
     
     
     

 

 

六、注意事项

 

  1. 接种环与琼脂表面的角度要小,移动的压力不能太大,否则会刺破琼脂。
  2. 整个划线操作均要求无菌操作,即靠近火焰,而且动作要快。
  3. 3. 未知菌落勿直接嗅闻或触碰,操作后需消毒台面并洗手。

 

七、思考题

 

  1. 1.比较各种来源的样品,哪一种样品的平板菌落数与菌落类型最多?
  2. 2.人多的实验室与无菌室(或无人走动的实验室)相比,平板上的菌落数与菌落类型有什么区别?你能解释一下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吗?
  3. 3.洗手前后的手指平板,菌落数有无区别?
  4. 4.通过本次实验,在防止培养物的污染与防止细菌的扩散方面,你学到些什么?有什么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