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液洒了?电泳跑了?别慌!实验室应急处理手册来了
实验室突发状况:越慌越乱?这篇手册帮你 “化险为夷”
“砰!” 刚灭菌好的 LB 培养基烧瓶没拿稳,滚烫的液体泼在实验台上;转头又发现,摇了一夜的大肠杆菌菌液打翻在地,还溅到了白大褂上 —— 做实验时,这些突发状况总让人手忙脚乱,处理不当不仅会污染样本、损坏仪器,甚至可能引发安全风险。
其实实验室 80% 的应急情况,都有标准化处理流程。今天就整理 4 类高频事故的 “救命步骤”,从菌液泄漏到电泳故障,手把手教你冷静应对。

一、菌液泄漏:别让 “污染” 扩散 —— 分菌处理是关键
上周某生物实验室,研究生小李不小心打翻了装有 DH5α 菌液的离心管,没戴手套就用纸巾擦拭,还打开了超净台风机,导致菌液气溶胶扩散,最后整间实验室被迫消毒封闭 3 天。菌液泄漏的核心风险是 “交叉污染” 和 “人员感染”,处理时要牢记 “先隔离、再消毒、最后清理”。
1. 普通非致病菌(如 DH5α、BL21)
- 即时处理(3 步):
① 立刻戴双层手套(内层一次性手套,外层乳胶手套),拿吸水纸覆盖泄漏区域,轻轻按压吸走液体(别擦拭!避免气溶胶扩散);
② 倒取 75% 酒精浇在吸水纸上,静置 10 分钟(酒精需完全浸透,确保杀菌);
③ 用镊子夹走吸水纸,放入医疗废物袋,再用酒精棉球擦拭台面 2 遍,通风 30 分钟。
- 特殊情况:若菌液溅到皮肤,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 1 分钟,再用 75% 酒精消毒;溅到衣物,脱下后用含氯消毒剂(如 84 消毒液,按 1:100 稀释)浸泡 30 分钟再清洗。
2. 致病 / 耐药菌(如结核杆菌、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
- 关键区别:必须启动生物安全应急流程!先拉响实验室警报,让周围人员撤离,自己留在现场(避免他人误入扩大污染),戴 N95 口罩和护目镜,用含氯消毒剂(如 500mg/L 次氯酸钠)覆盖泄漏处,静置 30 分钟后再按普通菌步骤清理,所有污染物需标记 “生物危害” 后单独灭菌处理。
- 避坑提醒:绝不能直接用清水冲洗!会让菌液扩散,也不能在未消毒前打开通风设备。
二、电泳事故:别让 “跑胶” 变 “闯祸”—— 断电优先保安全
做 Western blot 或琼脂糖电泳时,最常遇到 “凝胶破裂”“电泳槽漏水”“触电预警” 三类问题。去年有实验室因电泳槽老化漏水,电流泄漏导致仪器跳闸,还差点损坏旁边的酶标仪,核心处理原则是 “先断电、再查问题、最后救样本”。
1. 凝胶破裂(跑胶中或转膜时)
- 跑胶中破裂:立即关闭电源,若凝胶刚进入浓缩胶(上层胶),可小心取出胶板,用移液器吸取少量电泳缓冲液,轻轻推平破裂处,重新放入电泳槽,降低电压(原电压的 80%)继续跑;若已进入分离胶(下层胶),建议重新制胶(破裂后蛋白条带会偏移,结果不可信)。
- 转膜时破裂:停止转膜,用镊子轻轻挑起凝胶,若破裂处无目标蛋白(可对照 Marker 位置),用滤纸吸干水分后继续;若涉及目标条带,只能放弃转膜,重新跑胶(转膜时凝胶破裂会导致蛋白转移不完整)。
2. 电泳槽漏水 / 触电
- 即时处理:先拔下电源插头(别直接关开关!防止开关漏电),用干抹布擦干槽外水渍,检查漏水位置 —— 若为槽体裂缝,立即停用并更换;若为电极接口渗水,用酒精擦拭接口后,缠一圈防水胶带再使用。
- 安全提醒:跑胶时绝不能用手触碰电极或槽内缓冲液,若发现仪器外壳带电(手摸有发麻感),立即断电,联系设备管理员,别自行拆解。
三、化学试剂泼洒:别让 “腐蚀” 伤到人 —— 分试剂对症处理
硫酸泼到台面、甲醛洒在地上、EB(溴化乙锭,强致癌物)污染手套…… 化学试剂泼洒的风险在于 “腐蚀” 和 “毒性”,处理时要先判断试剂类型,再选对应方案,避免盲目操作加重危害。
1. 酸 / 碱试剂(如硫酸、氢氧化钠)
- 皮肤接触:立即冲!用流动清水冲洗接触部位 15 分钟(若为浓硫酸,先擦去残留再冲洗,避免遇水放热灼伤),之后涂中和药膏(酸用 5% 碳酸氢钠软膏,碱用 2% 硼酸软膏),严重时立即就医。
- 台面污染:酸泼洒用碳酸氢钠粉末覆盖(直到不再冒泡),静置 5 分钟后清理;碱泼洒用硼酸溶液(5%)擦拭,再用清水擦净,避免残留腐蚀台面。
2. 有毒 / 致癌试剂(如 EB、甲醛、DMSO)
- EB 污染:戴双层手套,用吸水纸蘸取5% 次氯酸钠溶液擦拭污染处,静置 30 分钟,所有废弃物(包括手套、吸水纸)放入 “有害化学废物桶”,不能混入普通垃圾;若溅到皮肤,用肥皂水冲洗 5 分钟,再用清水冲净。
- 甲醛泄漏:立即打开通风橱和实验室窗户,戴防毒面具(或 N95 口罩 + 护目镜),用浸过氨水的纱布覆盖泄漏处(氨水可中和甲醛),静置 10 分钟后清理,清理后在通风处停留 20 分钟再摘下防护。
四、仪器故障:别让 “死机” 毁样本 —— 先救样本再修仪器
离心机失衡狂震、孵育箱温度骤升、PCR 仪突然断电…… 仪器故障最怕 “样本报废”,处理时要优先保护样本,再排查故障,避免因慌乱错过最佳抢救时间。
1. 离心机失衡(运转中剧烈晃动)
- 即时处理:按 “紧急停止” 按钮(别直接拔电源!强行停机可能损坏电机),待转子完全停稳后,打开盖子检查 —— 若为样本管没放对称,重新平衡放置(重量差不超过 1g);若为转子松动,用扳手拧紧转子螺丝,再空转 30 秒测试,没问题再放样本。
- 避坑提醒:绝不能在离心机运转时打开盖子,失衡时别用手按住仪器,防止手部受伤。
2. 孵育箱温度异常(如突然升至 45℃)
- 救样本优先:戴隔热手套,快速取出培养皿 / 离心管,若为细胞样本,立即放入备用孵育箱(提前预热到 37℃);若为酶反应样本,放入冰浴降温(避免酶失活)。
- 排查故障:查看孵育箱内温度计(别信显示屏!可能传感器故障),若温度真的异常,关闭电源,联系维修人员,待修好并校准后再使用(校准用温度计需定期检定,确保精度)。

实验室应急 “保命” 清单:提前准备少慌神
处理应急情况的前提,是实验室有充足的应急物资。建议每个实验台旁都备好这些 “救命工具”:
① 防护用品:双层手套、N95 口罩、护目镜、防化围裙(放在随手能拿到的位置);
② 消毒用品:75% 酒精喷雾、含氯消毒剂(84 消毒液)、0.5% 次氯酸钠溶液(贴好标签);
③ 工具:吸水纸、镊子、医疗废物袋、有害化学废物桶(分开摆放);
④ 应急联系方式:设备管理员、校医院、消防电话(贴在实验室门口显眼处)。
其实实验室应急处理的核心,不是 “补救技巧”,而是 “冷静心态”。遇到事故时先深呼吸 10 秒,对照手册找对应步骤,比盲目操作更有效。记住:正确处理,不仅能减少损失,更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负责。
互动时间:你在实验室遇到过最惊险的应急情况是什么?最后怎么解决的?评论区分享你的 “应急经历”,助力实验新手小白度过操作危险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