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医学论文发表好比农民装稻谷的箩筐

SCI医学论文发表好比农民装稻谷的箩筐

SCI、引用率成了科学网永恒的话题,在这个问题上,我旗帜鲜明地支持孤魂的观点:写SCI论文与发表SCI论文不是科研的一部分。我在孤魂的文章后评论道:SCI论文好比农民装稻谷的箩筐。重要的不是箩筐,是箩筐里的稻谷。

SCI论文发表好比农民装稻谷的箩筐。重要的不是箩筐,是箩筐里的稻谷。

     SCI、引用率成了科学网永恒的话题,在这个问题上,我旗帜鲜明地支持孤魂的观点:写SCI论文与发表SCI论文不是科研的一部分。我在孤魂的文章后评论道:SCI论文好比农民装稻谷的箩筐。重要的不是箩筐,是箩筐里的稻谷。

     我们疯狂地追求SCI,追求SCI论文的高影响率,却很少说我们到底做了什么,为社会与人类进步发明了什么,结果是SCI论文越来越多,外国在中国的企业、产品也越来越多。SCI论文与真正的成果既没有线性关系也没有非线性关系大概是中国特有的神奇现象。如果翻开华罗庚先生的SCI论文目录,也许华老的SCI论文无论是数量还是杂志的档次可能都不比现在很多数学家高,可到目前为止,国内有几个人能与华先生比肩?华先生在数论、典型域上的调和分析、多复变等方面的工作有多少人可以与之相提并论?在我们高举SCI大旗大跃进的时候,是否想过,数不清的SCI论文中有多少闪光的金子?我们花那么大的代价引进千人为了什么?就是为了创造几篇高影响因子SCI论文?最终我们将以什么标准来评说千人计划的得失与成败?难道又是SCI?

     SCI本身不是个坏东西,就像农民手中的大箩筐不是个坏东西一样,关键看你怎么用。箩筐美观、质量过得硬固然好,但箩筐再好也只是装东西的工具,你可以用它来装粮食,也可以用来装垃圾,你不能因为把东西装在一个漂亮、结实的箩筐里就认为箩筐里的东西一定是好东西,反之亦然。很多人肯定不赞成这个观点,不赞成的人认为,文章水平不高,不可能发表在高质量的杂志上,就某些学科而言,多半是这样。例如,数学文章水平不高一般是很难发表在高水平杂志上的,特别是几个世界顶尖级的杂志,但不是所有学科都是这样,关于这个问题无需我做过多的评论,已经有很多人评论了。

     有些事情本来很简单,但总是被人搞得复杂异常,科研尤其如此,我们的研究似乎总是停留在理论上的论证阶段,这项研究是多么多么重要,可能对某某领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等等,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可最终你做出了什么?几篇SCI论文就交代了?基础理论学科或许可以,应用性或实验性学科恐怕就不能仅止于此了。以药物研究为例,中国也有人在做抗生素研究,若干年前曾有报道说有人发明的一种抗生素比目前用于临床的所有抗生素效果都要好,可药物呢?你烧了国家那么多钱,总不能最后以一篇或几篇《Nature》或《Science》上的文章就算交账了吧?汉芯倒是交账了,却是偷梁换柱来的。

     中国的科研投入不可谓不大,如果谁还说国家现在对科研的投入不大恐怕真的有点睁着眼睛说瞎话了,在经费投入方面最需要做的恐怕是基金的合理分配上,然而合理分配谈何容易?评审机制一日不改就别指望现状有什么实质性改变。国家的研究经费应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于探索性的基础研究,把一部分人养起来,让他们不受约束自由翱翔在科学王国里,不以成败论英雄。这部分投入只占科研投入的极少部分,如果整个科研经费投入2000亿,这部分投入200亿甚至更少就足够了,只要保证做研究的不至于因为经费紧张而捉襟见肘以至于研究工作无法开展。另一部分是针对性很强的实验性与应用性研究,这类研究的经费投入应该与项目的进展紧密相连,根据进展情况决定后续经费的投入,而且最后需要拿出东西来。你说你做发动机研究,请你根据计划最后拿出发动机样品来,你说你做抗生素研究,请你拿出抗生素来,如果拿不出,不仅终止投入,还应追究责任,谁让你说大话的?如果没有人有胆量承诺,那这样的研究不做也罢,何必拿着大把的钱打水漂?反正我们习惯了拿来主义,大街上跑的,家里看的,手里用的,有哪样不是拿来的?现在之所以出现学霸、出现拉关系、出现评审不公,根本的原因就在于项目交账太容易了,如果以出东西为最终的目标,所有这些不正常现象自然会销声匿迹。我们的973立了多少项?花了多少钱?最后出了多少东西?投入产出协调吗?

     在我看来,目前国家只需要在重大项目的评审上作出调整就可以了,例如,暂且保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现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整体投入不算很大,整个的评审体制相对比较合理。需要动大手术的是科技部的那些动辄以亿计的重大项目,一日不改变评审方式,现状一日不可能得到改变。

一键拨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