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外科和干细胞衍生的外泌体(SC-Exo)疗法
图片来源于知乎“知行君”
肝胆外科作为普通外科的主要亚专科,SC-exo 治疗引起了极大的关注。首先,急性肝损伤 (ALI)/急性肝衰竭(ALF)是一种罕见但具有挑战性的综合征,表现为肝功能障碍、凝血病、脑病和多器官衰竭。大约 60% 的 ALF 病例需要并接受原位肝移植或导致死亡。在一项研究中,Lin 的团队专注于 ALI 的细胞死亡方面,发现 MSC 衍生的外泌体可以通过稳定四氯化碳诱导的 ALI 中的SLC7A11来防止铁死亡。或者,Shao 的团队专注于外泌体的分离前修饰,并揭示了源自脐带 MSC 的外泌体可以通过外泌体 miR-455-3p 改善 IL-6 诱导的 ALI。其次,与 ALI 相反,肝纤维化发生在肝脏遭受慢性损伤时,这可能发展为肝硬化、肝衰竭、肝细胞癌,甚至死亡。马等人发现,MSC 起源的外泌体 circDIDO1 可以抑制人肝纤维化中 miR-141-3p/PTEN/Akt 通路的肝星状细胞活化。此外,Wang 等人发现,源自 3D 人 ESC 球体的外泌体可以通过外泌体 miR-6766-3p 灭活 Smad 通路来减弱肝星状细胞活化并抑制肝纤维化。对于需要肝移植的终末期肝纤维化患者,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IRI) 是移植物功能障碍和器官排斥反应的严重并发症。Yang 等人证明,骨髓 MSC 衍生的外泌体可以通过增强自噬来缓解肝脏 IRI,减少肝细胞凋亡,并降低肝酶水平。 Du 等人表明,来自 iPSC 衍生的 MSC 的外泌体可以通过激活鞘氨醇激酶和鞘氨醇-1-磷酸途径保护肝脏免受肝脏 IRI 的侵害。第三,已知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会对中风恢复产生不利影响。Venkat 等人使用 2 型糖尿病小鼠模型证明,HSC 衍生的外泌体可以同时减少肝功能障碍并改善神经和认知功能。最后,急性胰腺炎是一种不可预测且可能致命的疾病,其预后主要取决于它是否发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Chen 等人揭示了来自 iPSC 来源的 MSC 的外泌体可以通过 Akt/Nrf2/HO-1 通路改善严重急性胰腺炎引起的心肌损伤。
外周动脉疾病影响着全球 2 亿患者,在最严重阶段,可导致严重的肢体缺血,使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截肢和死亡的风险增加。作为一种无细胞疗法,胎盘 MSC 衍生的外泌体输注可以使用激光多普勒血流分析增强小鼠耳廓缺血性损伤模型中的血管生成。从机制上讲,MSC 衍生的外泌体不仅在体外促进管状结构的形成,而且还主要通过外泌体促血管生成 microRNA(如miR-30b)在体内动员内皮下基质胶栓。此外,HSC衍生的外泌体可以通过改善肢体灌注、毛细血管密度、运动功能及其截肢来修复小鼠的缺血后肢。这很可能是由于内皮细胞相对于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内化外泌体 miR-126-3p引起的。人iPSC衍生的外泌体通过外泌体 miR-199b-5p 表现出类似的新血管生成作用。另一方面,血管内再通越来越多地用于重建流向缺血区域的血流,并恢复外周动脉疾病患者的组织损失或坏疽。三个独立团队均证明,EPC 衍生的外泌体可以通过增强球囊诱导的血管损伤大鼠模型促进血管修复并加速再内皮化。此外,Kong等人通过抑制新内膜增生证明了EPC衍生的外泌体对球囊损伤的类似保护作用。这是通过促进再内皮化和抑制再狭窄来实现的,而不是通过直接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来实现的。
McCulloh 和他的同事发表了一项关于SC-exo 疗法治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有趣研究,该疗法在需要手术的早产儿中的总死亡率超过30%。作者比较了源自四种不同类型干细胞的外泌体的治疗效果,即羊水间充质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羊水NSC和新生儿肠道 NSCs。当以至少4 × 108的浓度注射时,所有类型的 SC-exo都显示出与其亲本干细胞一样有效地降低实验性NEC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脓毒症是普通外科手术中一种致命且可能可预防的并发症,其中微血管功能障碍导致多器官衰竭和死亡。使用盲肠结扎和穿刺(CLP)的小鼠败血症模型,周及其同事证明 EPC衍生的外泌体可以改善败血症结局。这表现为肺和肾血管渗漏减少,器官功能改善,以及通过外泌体 miR-126-5p 和 miR-126-3p 提高存活率。同样,Liu 等人表现出EPC衍生的外泌体对脓毒症诱导的器官损伤和外泌体miR-382-3p通过 IκBα/NF-κB 通路的免疫抑制的保护作用。
以上内容来源于PUBMED文章《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stem cell-derived exoso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