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的种类及我国分布,被毒蛇咬伤的处理方法与注意事项
蛇类作为爬行纲、有鳞亚纲、蛇目的代表,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种类繁多,习性各异。在我国,蛇类资源丰富,既有无毒蛇,也有毒蛇,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也对人类构成一定威胁。了解蛇的种类及分布,掌握被毒蛇咬伤后的正确处理方法,对于保障人类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蛇的种类及我国分布
(一)眼镜蛇科
金环蛇:俗称金甲带、铁包金等,分布于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等地。体背有黄环和黑环相间排列,尾短圆钝,体长1.2-1.5米,活动于平原、丘陵、山地丛林等地。
银环蛇:俗称过基峡、白节黑等,分布于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等地。体背有白环和黑环相间排列,白环较窄,尾细长,体长1米左右。
眼镜蛇:俗称饭铲头、吹风蛇等,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等地。体背黑褐色,间有十多个黄白色横斑,体长可达2米。
眼镜王蛇:俗称过山峰、大眼镜蛇等,分布于浙江、江南、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等地。体更长,可达5米,颈部膨扁时有白色的倒写V字形斑。
(二)海蛇科
我国海域有16种海蛇,分布较广、数量较多的有青环海蛇、环纹海蛇、平颏海蛇、小头海蛇、长吻海蛇和海蝰等,主要分布于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岛、广西等地。
(三)蝰科
蝰蛇:俗称圆斑蝰、金钱斑等,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等地,生活在平原、丘陵和山区,多栖息于田野中。头呈三角形,体粗尾短,头背有三块圆斑,体背有三纵行大圆斑。
蝮蛇:全国除广东、海南、广西外均有分布,头略呈三角形,体粗短,尾短,全背呈暗褐色,有较强耐寒性。
尖吻蝮:俗称五步蛇、百步蛇等,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头呈三角形,吻端突出且向上翘起,体背灰褐色,布有灰白色菱形方斑。
烙铁头:俗称烙铁头(因形似旧式烙铁)、龟壳花蛇等,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陕西、甘肃、四川、贵州等地。头部三角形,颈细,吻较窄,体长1米余。
竹叶青:俗称青竹蛇、刁竹青、青竹标,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如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省份的山区树林中或阴湿的山溪旁杂草丛、竹林中或岩石上。
二、被毒蛇咬伤的处理方法
(一)现场急救
保持冷静:惊慌会加速血液循环,使毒素更快扩散。伤者应尽量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动和奔跑,减少毒素在体内的传播速度。
识别蛇的种类:若条件允许,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记住蛇的特征,如颜色、斑纹、形状、大小等。这有助于医生判断蛇是否有毒以及使用何种抗蛇毒血清。但切勿为了捕捉或靠近蛇而导致自己再次被咬。
去除束缚物:立即去除受伤部位的戒指、手镯、手表、紧身衣物等束缚物。因为咬伤部位可能迅速肿胀,这些束缚物会阻碍血液循环,加重组织损伤,甚至导致肢体缺血坏死。
绑扎伤口近心端:用干净的绷带、绳子或衣物等在伤口上方(近心端)5-10厘米处进行绑扎。绑扎力度以能插入一根手指为宜,不可过紧,否则会阻断血液循环,引起肢体坏死。每隔15-20分钟需放松1-2分钟,以防止肢体因缺血时间过长而受损。
清洁伤口:用大量清水或肥皂水冲洗伤口,尽可能清除伤口表面的毒液和污垢。但不要挤压伤口,以免促使毒液更快地进入血液循环。
尽快送往医院:完成现场急救后,应尽快将伤者送往附近有救治条件的医院。最好呼叫救护车,途中尽量让伤者保持平稳,减少颠簸。
(二)医院治疗
伤口处理:医生会对伤口进行进一步的清洁和消毒,必要时会切开伤口,排出毒液和淤血,但这需要根据伤口的具体情况和蛇的种类来决定。
注射抗蛇毒血清:是治疗毒蛇咬伤最有效的方法。医生会根据蛇的种类选择相应的抗蛇毒血清进行注射。在注射前,需要进行皮试,以观察患者是否对血清过敏。若皮试阳性,可能需要采取脱敏注射法。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医生可能还会给予抗感染、止痛、消肿等药物治疗。对于出现呼吸困难、休克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会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吸氧、抗休克治疗等。同时,会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监测生命体征、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指标,以评估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
三、注意事项
不要尝试用嘴吸吮去毒:以免导致感染。
不要听信民间偏方:如用蛇头去包伤口、喝酒解毒、将蛇泡酒喝解毒等,都是不可取的。
被蛇咬伤后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处置伤口,规范用药。
**被毒蛇咬伤后饮食上要注意清淡饮食,忌辛辣刺激,牛羊肉海鲜等2-4周。
注意预防毒蛇咬伤:一般蛇不会主动攻击人,往往是因为误踩或误碰到蛇,蛇感觉到危险才会攻击人。进入昏暗草丛或光线不明的地方时,可以用棍棒“打草惊蛇”开路;避免到毒蛇喜欢出没的地方活动;夏季到野外工作时要做好自身防护,夜间带上照明工具。
蛇类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同时也对人类构成一定威胁。了解蛇的种类及分布,掌握被毒蛇咬伤后的正确处理方法,对于保障人类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大家能够增强对蛇类的认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共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