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免疫荧光实验通关指南
细胞免疫荧光技术凭借其高特异性和亚细胞定位精度,已成为解析蛋白表达与相互作用的核心手段。然而,从细胞爬片到荧光成像的每一步操作偏差,都可能导致“荧光微弱”“背景飘红”“定位异常”等问题。本文聚焦细胞样本的特殊性,结合最新实验优化方案,系统梳理从细胞准备到图像采集的关键注意事项,助你轻松获得“信号清晰、背景干净”的高质量结果。
来源:百度
一、实验设计:
- 明确实验目标与探针选择
(1)蛋白定位预判:需提前通过文献或数据库了解目标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如胞膜、线粒体嵴、细胞核等),选择匹配的荧光工具。例如,观察线粒体外膜蛋白可选用小分子荧光探针(如MitoTracker Red),而超微结构成像建议优先选择荧光蛋白(如GFP),其较大分子量更利于维持亚细胞结构完整性。
(2)多色标记策略:双标或多标实验中,一抗需来源于不同种属(如兔抗A蛋白+鼠抗B蛋白),二抗需对应匹配且荧光光谱无重叠(如488nm标记兔二抗+568nm标记鼠二抗)。推荐使用预吸附二抗,可减少种属交叉反应导致的非特异性染色。
- 设置严格对照体系
(1)阳性对照:使用已知高表达目标蛋白的细胞或组织,验证抗体活性与实验体系有效性;
(2)阴性对照:包括空白对照(不加一抗)、同型对照(用无关抗体替代一抗)及敲除/敲低样本对照,排除自发荧光与非特异性结合干扰;
(3)实验重复:至少独立重复3次,确保结果可重复性,避免单次实验偶然误差。
二、样本制备:
1、对数期细胞优先:选择生长状态良好(贴壁牢固、形态规则、无明显凋亡漂浮)的对数期细胞,避免使用传代超过30次或存在支原体污染的细胞株。实验前需通过台盼蓝染色确认活细胞率>90%。
2、铺板密度精准控制:贴壁细胞接种密度以60%-70%汇合度为宜,密度过高易导致细胞堆叠、边界模糊,过低则易出现干片或非特异性染色。种板后建议静置24小时,待细胞完全贴壁伸展后再进行处理。
三、固定与通透:
- 固定剂选择:
(1)醛类固定(推荐):4%多聚甲醛(PFA)室温固定15-20分钟,适用于大多数胞内蛋白及膜蛋白,可较好保留细胞形态。固定后需用PBS洗涤3次×5分钟,彻底去除残留醛基(否则会导致自发荧光)。
(2)有机溶剂固定:-20℃预冷甲醇固定5分钟(适用于细胞骨架蛋白如tubulin),或丙酮固定10分钟(适用于核蛋白如p53)。此类固定剂可同时实现通透,无需额外透化步骤,但可能破坏部分抗原表位,建议预实验验证。
(3)固定液配制要点:PFA需用PBS新鲜配制,60℃水浴搅拌至完全溶解,调pH至7.4后0.22μm滤膜过滤,4℃避光保存不超过1周。
- 通透处理:
(1)透化剂浓度与时间:0.1% Triton X-100(溶于PBS)室温孵育10分钟,可有效穿透细胞膜;检测核内抗原时可提高至0.3%,但需缩短至5分钟,避免过度破坏细胞结构。膜蛋白检测可省略通透步骤,或用0.01% saponin(温和去污剂)替代。
(2)操作禁忌:通透后需立即进行封闭,避免样本干燥;洗涤时动作轻柔,使用5mL移液管沿孔壁缓慢加入PBS,防止细胞脱落。
四、抗体孵育:
- 封闭:
(1)封闭液选择:5% BSA(溶于PBST)适用于大多数场景;若背景较高,可改用与二抗种属匹配的正常血清(如兔二抗用10%正常兔血清),37℃孵育30分钟。封闭液需新鲜配制,避免反复冻融。
- 抗体浓度与孵育条件优化
(1)一抗稀释原则:以“信号最强、背景最低”为标准,通过预实验确定最佳稀释比(通常1:100-1:1000)。例如,高表达蛋白(如β-actin)可稀释至1:500,低表达蛋白(如磷酸化蛋白)建议1:100。一抗需用封闭液稀释,4℃孵育过夜(12-16小时),避免室温孵育导致的非特异性结合。
(2)二抗孵育要点:荧光二抗需避光孵育,室温45分钟即可,稀释比例通常1:200-1:500。孵育后用PBST(含0.05% Tween-20)洗涤5次×5分钟,摇床转速80rpm,确保去除未结合二抗。
五、荧光检测:
- DAPI复染与封片技巧
(1)DAPI用量控制:使用抗荧光衰减封片剂(含DAPI)时,每片滴加5-10μL即可,过多会导致蓝色背景弥漫;单独染色时,1μg/mL DAPI室温孵育5分钟,用PBS快速洗涤2次后立即封片。
(2)无气泡封片法:滴加封片剂后,手持盖玻片一侧边缘,使另一侧先接触液体,缓慢放下以避免气泡产生;若出现气泡,可轻压盖玻片边缘挤出,或用针尖刺破气泡后补充少量封片剂。
六、荧光成像
(1)避光与淬灭防护:荧光二抗孵育后所有操作需避光(如铝箔包裹样本),激发光照射时间控制在30秒内/视野,同一批样本建议在2小时内完成成像,防止荧光衰减。
(2)视野选择:先在明场下观察细胞分布,选择细胞密度适中、无重叠区域的视野,切换荧光通道后快速成像(单视野曝光时间<30秒)。同一批样本需使用相同激发光强度、曝光时间及增益参数,确保数据可比性。
(3)原始数据保存:以TIFF格式保存原始图像,避免JPEG压缩导致的细节丢失。使用共聚焦显微镜时,建议采集Z-stack图像(层厚0.5μm),便于三维重构分析亚细胞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