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4日
由于最近经常在网络上看到战友大量重复地发求助贴讨论关于审稿过程中的等待时间及文章接收后的校稿等待时间等等,特写一下个人的投稿经历及一些观点,可能太罗嗦,想到哪说到哪,仅供参考,希望有一点帮助。
2020年2月24日
SCI文章成为很多学术研究者的一大障碍,它基本上成为了衡量学术研究水平的标准,尽管它有很多的审核程序和检查的标准,但是在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后能够帮助我们很好地确定整个文章基本的框架和结构,要做到这一点,掌握一些SCI文章写作攻略是必不可少的。
2020年2月24日
作为搞学术研究的人,我经常会给国内外期刊投稿,也经常会陷入令人头痛的“退了再投,投了再退”的恶性循环中。不论国内或国外,退稿理由大多数是学术上的美中不足,少数是英文表达上的词不达意,而最多的是不适合在所投期刊上发表而遭退稿。
2020年2月24日
很久以前见过一本《英文宝典》,中国展望出版社(不知今天是否还在)影印香港海天书楼1984年10月版中译本(汪永祺译)。原书名很直白:怎么写,怎么说,怎么想(How To Write, Speak, and Think More Effectively),作者是奥地利裔美国人Rudolf Flesch。
2020年2月24日
有朋友认为,科学是高尚的。之所以高尚,是因为它深奥,大众无法理解之下,就觉得很神奇,产生了敬畏感。为了更加显示自己的智商高于常人,就更加喜欢在论文里面用一堆专业术语加上一大把的公式,让论文显得深奥异常。
2020年2月24日
SCI的发表对于硕士,尤其博士,是必须的一种技能,也是一道难关。所谓大道无形,小道可走。下面给出一些博士期间的撰写心得,希望能有所裨益。文章可以有三个境界:毕业、科研、贡献。
2020年2月24日
简洁意味着礼貌!17世纪法国数学家和哲学家Blaise Pascal因为一封长信向一位读道歉:这封信之所以冗长,仅仅是因为我没有时间将它缩短。同时期的法国作家Boileau更是措辞严厉:不懂得如何约束自己的人永远不会写作。
2020年2月24日
笔者的学生写论文时,时不时会出这样那样的问题,笔者就一次次的指导他们修改。可现在压力大了,年纪也大了,指导学生的时间越来越少,但好在自已发表论文经验比较多,于是总结了几点建议,在此分享。
2020年2月24日
科研论文的八股文格式以前就介绍过,适用于新人练手,但是写了一定数量的论文之后就会发现,越是规范的东西,就越容易上手,但是同时也限制了表达的自由,这也是为什么科举制度中的八股文遭人诟病的原因。
2020年2月24日
从去年起文章就不断被打回来,理由每次都有不同,笔者也努力的改。终于不负有心人,本月初得来了消息终于被IF1左右的一本期刊录用,虽然分数不高但是笔者也是非常开心的,这半年来已经养成了看到邮件提醒就害怕的习惯,终于折腾完了。